跳到主要内容

25

慧品第五 所行论

和大品第四根论(二七)同文。说三种之八所行。

“所行1”者,有八所行,是威仪路行、处行、念行、定行、智行、道行、逮得行、出世间行。

“威仪路行”者,于四威仪路[所行]也。

“处行”者,于六内外处[所行]也。

“念行”者,于四念住[所行]也。

“定行”者,于四静虑[所行]也。

“智行”者,于四圣谛[所行]也。

“道行”者,于四圣道[所行]也。

“逮得行”者,于四沙门果[所行]也。

“出世间行”者,于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及一分之独觉及一分之声闻[所行]也。

具足愿者有威仪路行,于守诸根门者有处行,于住不放逸者有念行,于增上心所系者有定行,于具足觉者有智行,于正入者有道行,于证得果者有逮得行,于如来、应供、正等觉者及一分之独觉及一分之声闻有出世间行。

如是为八所行。

复次有八所行。以信胜解而行,以精进精勤而行,以念令近住而行,以定作无散乱而行,以慧了知而行,以识识而行,言“如是已入者是证得殊胜”,以殊胜行而行,言“如是已入者是来至善法”,以处行而行。

如是为八所行。

复次有八所行。于正见有见行,于正思惟有现前解行,于正语有摄受行,于正业有等起行,于正命有清净行,于正精进有精勤行,于正念有近住行,于正定有无散乱行。

如是为八所行。

注1 以下至本论之终乃与大品第四根论二八中之文一致。(汉译南传藏四三‧第四根论─二五节以后参照)。

慧品第六 示导论

说三示导。

诸比丘!于示导有三。以何为三?乃神变示导、记心示导、教诫示导。

诸比丘!以何为神变示导?诸比丘!于此处或者领受多端神变一身而为多身,多身而复为一身,或现或隐……乃至……乃至到达梵世以身及威。诸比丘!如是名为神变示导。

诸比丘!以何为记心示导?诸比丘!于此处或者依因相记曰:“汝之意如是、汝之意如此、汝之心如是”。彼虽多记必如彼之[言]而无违。诸比丘!又复,于此处或者非以因相而记,闻人、非人、天之声而记曰:“汝之意如是、汝之意如此、汝之心如是”。彼虽多记,必如彼[言]而无违。诸比丘!又复,于此处或者亦非以因相而记,亦非闻人、非人、天之声而记,闻寻伺者之寻伺声而记曰:“汝之意如是、汝之意如此、汝之心如是”。彼虽多记必如彼[言]而无违。诸比丘!又复,于此处或者亦非以因相而记,亦非闻人、非人、天之声而记,亦非闻寻伺者之寻伺之声而记,以入无寻无伺定者之心,以心审而了知曰:“今,如尊者之愿意行,此心之无间应作如此寻”。彼虽多记必如彼[言]而无违。诸比丘!如是名为记心示导。

诸比丘!何为教诫示导?诸比丘!又复,于此处或者如是教诫:“汝等如是寻思!勿如是寻思!如是作意!勿如是作意!断此!具足此而住!”诸比丘!如是名为教诫示导。

诸比丘!如是为三示导。

出离成满故而为神变,于除遣欲欲故是为示导。具足出离者一切心清净、思惟无浊故而为记心示导。“又复,彼出离如是习、如是修习、如是多作、如是近修彼随顺法念”,故云为教诫示导。

无瞋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瞋故为示导。具足无瞋者一切心清净为思惟无浊故为记心示导。“又复,彼之无瞋如是习、如是修习、如是多作、如是近修彼随顺法念”,故云为教诫示导。

光明想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惛眠故为示导。具足光明想者一切心清净、思惟无浊故为记心示导。“又复,彼之光明想如是习、如是修习、如是多作、如是近修彼随顺法念”,故云为教诫示导。

无散乱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掉举故为示导。具足无散乱者一切心清净、思惟无浊故为记心示导。“又复,彼之无散乱如是习、如是修习、如是多作、如是近修彼随顺法念”,故云为教诫示导……乃至……。

阿罗汉道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一切烦恼故为示导。具足阿罗汉道者一切心清净、思惟无浊故为记心示导。“又复,彼之阿罗汉道如是习、如是修习、如是多作、如是近修彼随顺法念”,故云为教诫示导。

出离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欲欲故为示导,神变而为示导故此名为神变示导。无瞋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瞋故为示导,神变为示导故此名为神变示导。光明想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惛眠故为示导……乃至……阿罗汉道成满故为神变,除遣一切烦恼故为示导,神变为示导故此名为神变示导。

慧品第七 齐首论

和大品第一智论第二十七章同文。

1一切法之正断、灭、不近住性之慧是齐首义之智。

一切法者,是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善法、不善法、无记法、欲尘法、色尘法、无色尘法、非所摄法。

正断者,依出离以正断欲欲,依无瞋以正断瞋,依明想以正断惛眠,依无散乱以正断掉举,依法决定以正断疑,依智以正断无明,依胜喜以正断不欣喜,依初静虑以正断[五]盖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以正断一切烦恼。

灭者,依出离以灭欲欲,依无瞋以灭瞋,依光明想以灭惛眠,依无散乱以灭掉举,依法决定以灭疑,依智以灭无明,依胜喜以灭不欣喜,依初静虑以灭[五]盖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以灭一切烦恼。

不近住者,获得出离者欲欲不近住,获得无瞋者瞋不近住,获得光明想者惛眠不近住,获得无散乱者掉举不近住,获得法决定者疑不近住,获得智者无明不近住,获得胜喜者不欣喜不近住,获得初静虑者[五]盖不近住……乃至……获得阿罗汉道者一切烦恼不近住。

三摩者,欲欲已断故出离是三摩,瞋已断故无瞋是三摩,惛眠已断故光明想是三摩,掉举已断故无散乱是三摩,疑已断故法决定是三摩,无明已断故智是三摩,不欣喜已断故胜喜是三摩,五盖已断故初静虑是三摩……乃至……一切烦恼已断故阿罗汉道是三摩。

首者,是十三首,障碍之首是渴爱,系续之首是慢,妄取之首是[邪]见,散乱之首是掉举,烦恼之首是无明,胜解之首是信,精勤之首是精进,近住之首是念,无散乱之首是定,见之首是慧,流转之首是命根,行境之首是解脱,诸行之首是灭。

注1 本论与大品第一、智论第二十七章之文(参阅汉译南传藏四三、智论第二十七章─一六九页)几乎一致。

慧品第八 (四)念住论

说四念住。

诸比丘!如是有四念住。以何为四?诸比丘!于此处比丘于观身而住、精勤、正知、具念而应识世间之贪、忧,于诸受……乃至……在于心[……]于诸法观法而住、精勤、正知、具念而应识世间之贪、忧。诸比丘!如是为四念住。

如何于身观身而住?此处或者以无常地身不观为常,由苦不观为乐,由无我不观为我,厌恶而不欢喜,离贪而不贪,令灭而不令集,定弃而不执取,由观无常而断常想,由观苦而断乐想,由观无我而断我想,厌恶而断欢喜,离贪而断贪,令灭而断集,定弃而断执取。如是依七行相而观身。身之近住而非念,念是近住而亦[自]念,此念,依此智而观此身,故曰,“于身观身是修习念住”。

修习者,于修习有四,依于其处所生诸法不超越之义而修习,依诸根一味之义修习,于是依生精进促进之义修习,依习之义为修习。

于此处或者以无常之水身[……]火身[……]风身[……]发身[……]毛身[……]肤身[……]皮身[……]肉身[……]血身[……]筋身[……]骨身[……]骨髓身不观为常,由苦不观为乐,由无我不观为我,厌恶而不欢喜,离贪而不贪,令灭而不集,定弃而不执取,由无常观而断常想,由苦观而断乐想,由观无我而断我想,厌恶而断欢喜,离贪而断贪,令灭而断集,定弃而断执取。如是依七行相而观身。身之近住而非念,念是近住而[自]念,此念,依此智而观此身,故曰:“于身观身是念住之修习”。“修习”者,修习有四……乃至……依习之义为修习……乃至……如是于身观身而住。

如何而于诸受观受而住?于此处或者以无常乐受不观为常……乃至……定弃而不执取,以观无常而断常想……乃至……定弃而断执取,如是依七行相而观受。受之近住而非念,念是近住而[自]念,此念,依此智而观此之受,故曰:“于受观受是念住之修习”。修习者,修习有四……乃至……依习之义为修习。

于此处或者苦受……乃至……不苦不乐受……乃至……眼触所生之受[……]耳触所生之受[……]鼻触所生之受[……]定弃而断执取。如是依七行相而观受。受之近住非念,念是近住而[自]念,此念,依此智而观此受,故曰:“于受观受是念住之修习”。修习者,修习有四……乃至……依习之义为修习……乃至……如是于诸受以观受而住。

如何于心观心而住?于此处或者以无常之有贪心不观为常……乃至……定弃而不执取,由观无常而断常想……乃至……定弃而断执取。如是依七行相而观心。心之近住而非念,念是近住而[自]念,此念,依此智而观此心,故曰:“于心观心是念住之修习”。修习者,修习有四……乃至……依习之义而修习……乃至……于此处或者以离贪心[……]有瞋心[……]离瞋心[……]有痴心[……]离痴心[……]收了心[……]散乱心[……]广大心[……]非广大心[……]有上心[……]无上心[……]得定心[……]未得定心[……]解脱心[……]未解脱心[……]眼识[……]耳识[……]鼻识[……]舌识[……]身识[……]意识之无常而不观为常……乃至……定弃而不执取,观无常而断常想……乃至……定弃而断执取。如是依七行相而观心。心之近住而非念,念是近住而[自]念,此念,依此之智观此之心,故曰:“于心观心是念住之修习”。修习者,修习有四……依习之义为修习[……乃至……]如是于心观心而住。

如何于诸法观法而住?于此处或者除身、除受、除心,于余之无常诸法而不观为常,苦不观为乐,无我不观为我,厌恶而不喜,离贪而不贪,令灭而不集,定弃而不执取,观无常以断常想,观苦以断乐想,观无我以断我想,厌恶以断欢喜,离贪以断贪,令灭以断集,定弃以断执取。如是依七行相而观诸法。法之近住而非念,念是近住而[自]念,此念,依此智而观此诸法,故曰“于诸法观法是念住之修习”。修习者,修习有四,依其处生诸法不超越之义而修习,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,于此,依生精进促进之义而修习,依习之义而修习……乃至……如是于诸法观法而住。

慧品第九 正观论

说无常观、苦观、无我观之种种相。

如是我闻,一时,世尊在舍卫国祇树林给孤独园。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曰:“诸比丘!”彼诸比丘应答世尊:“世尊!”世尊如是说曰:

诸比丘!比丘观见一分乐行而具足随顺忍者,应无此理。不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者,应无此理。不入正性决定而且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或阿罗汉果者,应无此理。诸比丘!比丘由观见无常一切诸行而具足随顺忍者,是有此理,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1者,是有此理。入于正性决定而或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或阿罗汉果者,是有此理。

诸比丘!比丘观见一分乐行而具足随顺忍者,应无此理。不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者,应无此理。不入正性决定而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或阿罗汉果者,应无此理。诸比丘!比丘观见一切诸行苦而具足随顺忍者,是有此理。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者,是有此理。入于正快决定而或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或阿罗汉果者,是有此理。

诸比丘!比丘观见一分我法而具足随顺忍者,应无此理。不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者,应无此理。不入于正性决定而或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成阿罗汉果者,应无此理。诸比丘!比丘观见无我一法而具足随顺忍者,是有此理。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者,是有此理。入于正性决定而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或阿罗汉果者,是有此理。

诸比丘!比丘由观见苦为涅槃而具足随顺忍者,应无此理。不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者,应无此理。不入于正性决定而或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或阿罗汉果者,应无此理。诸比丘!比丘而由涅槃乐观见而具足随顺忍者,是有此理。具足随顺忍而入于正性决定者,是有此理。入于正性决定而或现证预流果、或一来果、或不还果、或阿罗汉果者,是有此理。

以几何行相获得随顺忍耶?以几何之行相入于正性决定耶?以四十行相获得随顺忍,以四十行相入于正性决定。

以如何四十行相获得随顺忍,以如何四十行相入于正性决定耶?

以五蕴[观]无常、苦、病、疮、箭、罪、疾、他、坏、疫、害、怖畏、祸、动、毁、不坚固、无护、无安处、无归依处、缺、虚、空、无我、过患、变坏法、不实、罪根、杀者、无有、有漏、有为、魔财2、生法、老法、病法、死法、愁法、悲法、恼法、有染法。

由无常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常之灭是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苦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乐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病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病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疮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疮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箭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离箭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罪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罪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疾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疾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他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他缘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坏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坏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疫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疫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害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害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怖畏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畏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祸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祸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动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动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毁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毁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不坚固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、观“五蕴之灭是坚固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无护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救护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无安处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安处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无归依处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归依处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缺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缺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虚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虚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空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胜空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无我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为胜义3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过患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过患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变坏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变坏法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不实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坚实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罪根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罪根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杀者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杀者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无有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非无有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有漏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漏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有为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为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魔财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离财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生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生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老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老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病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病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死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不死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愁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愁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悲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悲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恼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恼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由有染法观五蕴而获得随顺忍,观“五蕴之灭是无染、涅槃”而入于正性决定。

若由无常是无常观。若由苦是苦观,若由病是苦观,若由疮是苦观,若由箭是苦观,若由罪是苦观,若由疾是苦观。若由他是无我观,若由坏是无我观,若由疫是苦观,若由害是苦观,若由怖畏是苦观,若由祸是苦观,若由动是无常观。若由毁是无常观,若由不坚固是无常观,若由无护是苦观,若由无安处是苦观,若由无归依处是苦观,若由缺是苦观,若由虚是无我观,若由空是无我观,若由无我是无我观,若由过患是苦观,若由变坏法是无常观,若由不实是无我观,若由罪根是苦观,若由杀者是苦观,若由无有是无常观,若由有漏是苦观,若由有为是无常观,若由魔财是苦观,若由生法是苦观,若由老法是苦观,若由病法是苦观,若由死法是无常观,若由愁法是苦观,若由悲法是苦观,若由恼法是苦观,若由有染法是苦观也。

如是以四十行相获得随顺智,如是以四十行相入于正性决定。

如是以四十行相获得随顺智,如是以四十行相入于正性决定者,有几何之无常观,几何之苦观,几何之无我观耶?

于无我观有二十五,于无常观有五十。

于苦言百二十五。

注1 在北传此语,解为正性离生。见Mvyut,245,98-100与其之注记。

2 死魔之饵之意。

3 胜义paramattham在一本有peramattam应译为「胜性」又「胜我」?

慧品第十 论母论

以种种方面考察修习之实践示述本书之纲要。

无欲1而解脱是解脱、明解脱、增上戒、增上心、增上慧、轻安、智、见、清净、出离、离、寂静、最舍、所行、静虑解脱、修习、摄持、命。

“无欲”者,依出离由欲欲而无欲,依无瞋由瞋而无欲……乃至……依初静虑由[五]盖而无欲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由一切烦恼而无欲解脱。

“解脱”者,依出离由欲欲解脱故而为解脱,依无瞋由瞋解脱故而为解脱……乃至……依初静虑由[五]盖解脱故而为解脱。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由一切烦恼解脱故而为解脱。

“明解脱”者,2存出离故而为明,由欲欲解脱故而为解脱,存而解脱解脱而存故为明解脱。无瞋存故而为明,由瞋解脱故而为解脱,存而解脱解脱而存故为明解脱……乃至……阿罗汉道存故而为明,由一切烦恼解脱故而为解脱,存而解脱解脱存故而为明解脱。

“增上戒、增上心、增上慧”者,依出离防护欲欲,依于义而有戒清净,依无散乱之义而有心清净,依见之义而有见清净,于此防护之义,此乃增上戒学,于此无散乱之义,此是增上心学,于此见之义,此是增上慧学。依无瞋而防护瞋,依义而有戒清净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依防护一切烦恼,依义而有戒清净,依无散乱之义而有心清净,依见之义而有见清净,于此防护之义此是增上戒学,于此无散乱之义此是增上心学,于此见之义是此增上慧学。

“轻安”者,依出离令止灭欲欲,依无瞋而令止灭瞋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而令止灭一切烦恼。

“智”者,断欲欲故,出离依已知之义是智,断瞋故,无瞋依已知之义是智……乃至……断一切烦恼故,阿罗汉道依已知之义是智。

“见”者,断欲欲而出离已见故是见,断瞋而无瞋已见故是见……乃至……断一切烦恼而阿罗汉道已见故是见。

“清净”者,断欲欲依出离而为清净,断瞋依无瞋而为清净……乃至……断一切烦恼依阿罗汉道而为清净。

“出离”者,于诸欲如是有离,此即出离,于诸色如是有离,此即无色。复次,诸有、有为、缘已生之灭是出离。无瞋是瞋之出离,光明想是惛眠之出离……乃至……阿罗汉道是一切烦恼之出离。

“离”者,于诸欲有如是离,此即出离,于诸色有如是离,此即无色,复次,诸有、有为、缘已生之灭是离。出离是欲欲之离,无瞋是瞋之离……乃至……阿罗汉道是一切烦恼之离。

“寂静”者,出离是欲欲之寂静,无瞋是瞋之寂静……乃至……阿罗汉道是一切烦恼之寂静。

“最舍”者,依出离以最舍欲欲,依无瞋以最舍瞋……乃至……依阿罗汉道以最舍一切烦恼。

“所行”者,断欲欲依出离而行,断瞋依无瞋而行……乃至……断一切烦恼依阿罗汉道而行。

“静虑解脱3”者,出离炽然故是静虑。烧尽欲欲故是静虑,依炽然而解脱故是静虑解脱,依烧尽而解脱故是静虑解脱,炽然是诸法。被烧尽是诸烦恼,知所炽然、烧尽故是静虑解脱,无瞋所炽然故是静虑,烧尽瞋故是静虑[……乃至……]光明想所炽然故是静虑,烧尽惛眠故是静虑……乃至……阿罗汉道所炽然故是静虑,烧尽一切烦恼故是静虑,依所炽然而解脱故是静虑解脱,依烧尽而解脱故是静虑解脱,炽然是诸法。被烧尽者是诸烦恼,知所炽然、烧尽故是静虑解脱。

“修习、摄持、命”者,断欲欲修习出离故以具足修习,依出离之力摄持心故以具足摄持。此人如是以具足修习、具足摄持故于平等、为命而非为不等,为正命而不为邪,于清净为命而不染故而命具足。此人如是具足修习、具足摄持、具足命故而若赴众会时,虽或刹帝利众,或婆罗门众,或居士众,或沙门众!无畏、无愧而赴。此以何故耶?此人乃如是具足修习、具足摄持、具足命故。断瞋修习无瞋故而具足修习,断惛眠修习光明想故而具足修习,断掉举修习无散乱故而具足修习,断疑修习法决定故而具足修习,断无明修习智故而具足修习,断不欣喜修习胜喜故而具足修习,断[五]盖修习初静虑故而具足修习……乃至……断一切烦恼修习阿罗汉道故而具足修习,依阿罗汉道之力摄持心故而具足摄持。此人如是具足修习、具足摄持、故平等为命而不为不等,为正命而不为邪,清净为命而不染故而具足命。此人如是具足修习、具足摄持、具足命故而若赴众会时,虽或刹帝利众、或婆罗门众、或居士众、或沙门众而亦无畏、无愧以赴。此以何故?此人如是具足修习、具足摄持、具足命之故。

于此处有嗢柁南,曰:

智[论]、见[论]、入出息[论]、根[论]、解脱[论]之五与趣[论]、业[论]、颠倒[论]、道[论]、醍醐[味论]而为十。

俱存[论]、四谛[论]、[七]觉支[论]、慈[论]、离欲[论]之五与无碍解[论]、法轮[论]、出世间[论]、力[论]、空[论]。

慧[论]、神通[论]、现观[论]、离[论]、所行[论]之五与示导[论]、齐首[论]、[四]念[住论]、正观[论]论母[论]。

注1 「无欲」之原语nicchata恐由na 十iccha 十ta而成立,应为一形容词之习惯语。(Sannata参照)PTS,Dic,之说(nis + psata)如何?

2 存以(vijjati)说明为「明」(vijja)。

3 汉译南传藏四三、大品第五解脱论十五节参照。